您的位置:首頁 > 技術文章 > 樣品在臺式真空離心濃縮儀中產生了什么變化?
技術文章
臺式真空離心濃縮儀提高了蒸發性能又改善了樣品完整度,溶劑去除是制藥、化學和生物技術行業廣泛應用中不可少的過程。盡管使用了多種樣品形式和溶劑,但沒有一種單一的溶劑去除技術可以提供通用的解決方案。這類儀器還進一步地提升了溶劑回收率,從而減少了蒸發-濃縮過程對環境的影響。了解了臺式真空離心濃縮儀的基本原理與應用才能更好地在實驗中發揮它的作用。
在溶劑去除過程中,以熱量的形式施加能量,使液體蒸發成氣體,氣體被去除,留下濃縮或無溶劑(干燥)的產品。許多系統統稱為“蒸發器”。然而,蒸發是在液體表面蒸發成氣體;對于許多“蒸發器”來說,發生的是沸騰而不是蒸發。冷凍干燥過程既不涉及蒸發也不涉及沸騰,而是涉及升華,即從固相轉變為氣相而沒有液相。
物質的相由兩個主要因素決定——熱量和壓力,而發生沸騰或汽化的溫度由壓力決定。因此,真空濃縮器在系統中施加真空以降低溶劑的沸點,以便在較低溫度下發生液體蒸發。
溶劑去除系統使用熱能輸入來誘導溶劑蒸發,并采用各種加熱機制,例如電加熱塊、燈或低溫蒸汽。熱量和溫度雖然聯系在一起,但它們是不同的,區分它們很重要。
熱量是指以焦耳為單位測量的熱能,而溫度測量熱能的水平,即物體的熱度或冷度。被稱為熱敏的樣品通常對溫度敏感,如果溫度保持在規定的范圍內,大多數樣品可以在不降解的情況下加熱。在系統中施加真空會降低溶劑的沸點,以便在對樣品安全的較低溫度下發生液體汽化。